生物波的發展歷史:

*生物波的發展歷史是由十八世紀美國著名科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之說而起源的。他指出,在地球和宇宙之間存在著一種很大的電氣現象,提出可“將天上的雷引到地球上”對人體進行治療,並設想將電用於治療風濕病、神經痛等慢性病,奠定了今日高電位健康儀的歷史。

*1752年,富蘭克林于風箏實驗後,改良德製磨擦式發電機治療自己本身的痛風。

*1928年,日本醫學博士原敏之研製出運用於結核病臨床治療的高壓電場治療儀。許多醫學家、物理學家開始各種電位治療器的開發與研究。

*1946年,日本處信醫院東京工大提出,將負電加入人體,血液中的丙球蛋白會因負電界的電子而更活化,如此提高人體的天然免疫力。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日本電子醫學之父—伊藤賢治運用高壓負電法,研發了適用於家庭、醫療保健的電位治療儀。

*1963年由日本人高田氏發明,低電位給人體施加的是低壓負電,形成低壓靜電場。通過靜電浸浴全方位調整人體的機能。中頻動能量屬溫熱健康法的範疇。

*1972年,日本醫學博士伊藤賢治,在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的理論上將此法用於人體保健,頻率為72KH2。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隨著電子生物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身體內電離子、電解質的狀況決定了人體身體狀況這一結論,引起了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將電子生物學的研究成果應用於家庭治療與保健——高電位療法,得以確認。

 

人體生物波:

在靜息的活細胞中,細胞內電位恆為負(-),細胞外電位恆為正(+),人類細胞靜息電位約為-90mv(毫伏特)。人體是由成千上萬個這樣的帶電細胞組成的天然生物電池。每個細胞相當於一個電容器,存有正電位和負電位(內負外正),稱為細胞膜電位。這種電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力的象徵,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生物波”。通常兒童儲有6V電,中年人儲有3V電,老年人儲有2V電,體弱多病者儲電量將更低。一旦人體生物波消失,生命也就宣告結束了。

生物波儀器原理:

通經活絡

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就會受阻,人體就會形成病態,中醫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生物電理療法能使患者經絡在瞬間打通,使之達到通則不痛的目的。

電位平衡

心有心電腦有腦電我們人體每個細胞都是帶電的而且所帶的正負電荷是平衡的當電位不平衡時人體就出現了病態此療法可以達到使其電位平衡。

分子重新排列

人體是由無數個細胞組成的而每個細胞是由分子有規律的排列有規律的運動著當人體的pH值降低時身體就呈現亞健康狀態分子排列和運動規律就會打亂失去平衡。此療法能使其分子重新排列變無序為有序變無規律為有規律。

淨化機體

人類生活在大自然中與大自然有著緊密的聯繫大自然的運動和人體機體的運動有很多的共同點天體的雷擊能使空氣中的氣體轉化成臭氧使空氣得到淨化雷電之後的空氣特別清新人體也是一樣的理療時由於血液循環的加快使體內的新陳代謝加快加速了體內廢棄物質的排出

無針點滴,綠色療法

根據酸鹼平衡酸鹼中和理論人體病灶部位聚集了大量的酸性物質酸性物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沒有被人體代謝掉的廢棄物此療法配合特殊的鹼性按摩膏、滲析油在針對的病灶部位直接給藥由理療儀循序漸進地滲透至體內從而起到排酸糾酸的目的。它的特點是不經腸胃吸收不給肝腎造成解毒負擔對人體無任何的毒副作用也稱為無針點滴。

生物波的重要性:

當我們做體檢查時的腦素描和心電圖檢測,是需要我們的腦電波及心電流,因此人體的細胞其實是帶有微電流,亦即是生物電,一個健康身體的正常生物電為300微安培至500微安培數值,剛出世的嬰兒和健康的小童,絕大部份都是此健康正常數值,而當一個人開始衰老和生病的時候,細胞的生物電位會遠離健康正常數值,細胞會漸漸的失去恆常新陳代謝作用,開始老化和生病,亦可以這樣,因細胞的老化而不能維持對人體健康的300至500微安培生物電電位。

DCR通過5V電壓,300微安培(生物波)微電流輸出,值此修正和刺激機體衰落細胞生物電電位回復正常軌道,當細胞生物電電位正常後,機體的恆常新陳代謝作用得以恢復,從而激發自體對疾病的自癒能力。

能力。

生物波適應症範圍:

  促進微循環、消炎止痛、活血化瘀

促進細胞啟動和新陳代謝

調節內分泌機能

刺激退黑激素分泌,改善失眠;(褪黑激素--現代科學界一項驚人的突破)

改善四肢麻木和疼痛、關節性疼痛、肩酸疼痛

改善中風後偏癱情況、預防併發症

改善糖尿病

改善免疫系統紊亂疾病

調節血壓

改善濕疹

改善更年期綜合症